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文|避寒
编辑|避寒
1937年8月,红军改编成八路军,表面上是换了个番号,实际上是两党在军队控制权上的生死博弈。
蒋介石要往八路军里塞人,毛泽东坚决不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前线打仗还凶险。
谈判桌上的暗战
展开剩余91%1937年2月,西安事变刚结束两个月,周恩来带着中共的方案去西安见国民党代表。
红军要改编,这事双方都同意,问题出在怎么改。
中共提出组成一路军,设总指挥部,下辖4个军、12个师、36个旅、108个团,军官全部由延安派遣。
国民党的回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只给2个师、8个团的编制,不设军,不设总指挥部,除了师长,其他军官全由南京配备。
这还不算完,蒋介石要求朱德、毛泽东出国留洋。说白了就是把这两个人支走,红军群龙无首,自然好收拾。
陕甘宁边区所有行政专员、县长到区长,也要派国民党的人,从军队到政权,全方位渗透。
毛泽东看完电报,给周恩来回了:"只要同意改编,就是胜利。"
这是策略,不是妥协。
3月8日,谈判有了结果,史称"三八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编为3个师,共4.5万人,设总指挥部,干部由中共推选。
周恩来松了口气。
结果蒋介石反悔了,他指导下产生的协议,他自己不认。
谈判又回到起点。
双方僵持了四个月,延安的同志急得坐立不安,肖劲光后来回忆:"国家危亡迫在眉睫,我们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大家都如坐针毡,焦虑万分。"
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改变了一切,日军全面进攻,平津危急,红军将领当天就给蒋介石发电报请战。
可蒋介石还在算计,他要的不是红军帮忙打日本,他要的是借机控制红军。
名单上的圈套
7月中旬,庐山,周恩来和蒋介石第四次会谈。
抗战形势紧迫,红军改编不能再拖,蒋介石表面答应,暗地里又打起了主意。
国民党军政部拟定了一份人事名单。
李秉中,黄埔三期,任八路军总指挥部政训处长。
刘伯龙,黄埔三期,任第115师副师长。
龚建勋,黄埔二期,任第120师副师长。
梁固荣,黄埔三期,任第129师副师长。
不止这些。副旅长、副团长、副营长、副连长、副排长,全都要派人。政训处长、指导员,从师到连,层层安插。
这份名单送到延安,引起轩然大波。
林彪当时是115师师长,配的副师长是聂荣臻。聂荣臻跟着毛泽东从井冈山走到陕北,打了多少仗,受过多少伤,红军干部都是这样,从血与火中拼出来的。
国民党派来的刘伯龙是谁?黄埔毕业,在国军待了十年,跟红军没有任何感情基础。
更要命的是政治委员制度。国民党不承认政委,只给政训处主任的名额,原本要当政委的聂荣臻、关向应、张浩,只能屈就副师长和政训处主任。
这等于把红军的政治工作体系给废了。
8月初,周恩来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期间拜会冯玉祥等地方实力派,把两党谈判的真相公开。
冯玉祥气坏了。他找到蒋介石:"你要是不同意共产党的整编方案,红军上不了前线,这责任谁担?"甚至以辞去副委员长职务相威胁。
蒋介石被逼到墙角,8月中旬,他催促八路军开拔,拨了60万开拔费。
副师长还派不派?参谋长还派不派?
蒋介石最后妥协,各级副职人员都不派了,每个师只派一个参谋长。
这已经是能接受的底线,但他还留了一手。
"黄白案"的阴谋
8月下旬,国民党军政委员会部长黄绍竑和副参谋长白崇禧提出了一个方案,史称"黄白案"。
八路军三个师要兵分两路。
两个师从渭南上车,经风陵渡、同蒲路到代县下车,集结在蔚县。另一个师走陇海路转平汉路,在徐水下车,开往冀东玉田、遵化一带。
表面上看,是让八路军分头出击,展开游击战,实际上呢?
蔚县和玉田,一个在西,一个在东,中间隔着几百公里,全是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地盘。
三个师被分割在两端,互不照应,一旦国民党翻脸,八路军连集结的机会都没有。
这两个地方还有个特点,都有国民党重兵驻守,蔚县在晋察绥边区,玉田在冀东,八路军进去,等于进了口袋。
毛泽东看完这份方案,说了一句话:"胃口不小啊,他们这是想吃掉我的整个红军。"
当即致电朱德、周恩来:"这里包含着极大阴谋,决不能同意。"
怎么走?毛泽东给出了路线,红军为安全计,走韩城渡河,在侯马上车,到大同集中,再转怀来、蔚县,决不走平汉路。
这条路线的好处在哪?全程都在山西境内,便于集中,便于隐蔽,到了大同,八路军三个师汇合,才有谈判的底气。
"黄白案"被拒绝,谈判又僵住了。
延安和南京,隔空对峙,日军在华北步步紧逼,两党还在为军队控制权争个你死我活。
洛川会议的抉择
8月22日,陕北洛川县冯家村。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22人,在一个私塾里开会。
这就是著名的洛川会议。
会议讨论了两个核心问题,跟国民党的关系怎么处理?红军出去以后怎么打仗?
毛泽东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的报告。他说得很直白,蒋介石消灭共产党的决心没变。他想通过"合作"剥夺我们对军队的领导权,最终达到收编红军、消灭共产党的目的。
所以,红军改编以后,必须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指挥权。
战略方针定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这是红军的生存之道。离开党的领导,离开独立指挥,离开游击战,红军就会被吃掉。
会上也有不同意见,彭德怀、朱德、周恩来认为,红军应该早点出动,不能因为跟国民党的矛盾就拖延抗日。山地游击战固然重要,运动战也要打。
争论很激烈,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个,怎么才能更好地打日本,更好地保存和发展自己。
最后统一了认识,抗日必须坚决,领导权必须牢牢抓住。
会议决定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周恩来任副主席。
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同日宣布承认这个编制。
9月11日,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但大家还是习惯叫八路军。
从2月到8月,半年谈判,终于尘埃落定,红军换了番号,没有换领导权。
蒋介石想派的副师长、副旅长,一个都没派进来,他想废除的政治委员制度,10月份八路军就恢复了。他想控制的军队,牢牢掌握在共产党手里。
这场较量,蒋介石输了。
八路军开赴前线。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打了第一仗,歼敌1000多人,林彪指挥部队利用山地地形,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这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队伍,在华北敌后扎下了根。
到抗战结束,八路军发展到90多万人,创建了19块抗日根据地,这是当年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的。
历史证明,一支军队,控制权在谁手里,它就为谁打仗。1937年那场看不见的较量,决定了后来的走向。
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说:"我们的方针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八年抗战,印证了这个判断。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不是屈服,是为了更好地战斗。
参考资料:
《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由来 毛泽东对叶挺不完全放心》,中国新闻网,2010年7月5日
《八十年前:红军改编八路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国军网,2017年9月5日
《洛川会议: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7年8月25日
参考资料:
《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由来 毛泽东对叶挺不完全放心》,中国新闻网,2010年7月5日
《八十年前:红军改编八路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国军网,2017年9月5日
《洛川会议: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7年8月25日
发布于:福建省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靠谱股票配资,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