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珠海,活力涌动,
高质量发展的热潮
在珠江口西岸持续升温。
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运营;
珠海2025年首批面向民间资本
推介项目清单出炉;
十五运会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将实现
千万观众同场感受粤港澳风情;
“文化新地标”横琴中医药文化体验馆
7月19日启用……
本周,
央媒、省媒这样报道珠海
珠海多领域齐发力
展开剩余92%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珠海多个领域传来好消息。总投资超20亿元的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启动运营,11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深蓝智能i3航次”科考试验顺利开展,珠海云洲L25C调测无人艇表现优异;原创民族歌剧《侨批》将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奖……一系列动态展现了珠海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蓬勃活力。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南方+客户端、南方财经、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报道,7月9日,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珠海中科创新科技园正式启动运营,并迎来首批11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这座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旨在构建“深圳研发+珠海转化”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版图注入强劲动能,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孵化的标杆平台。
查看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报道▽
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报道,由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开展的“深蓝智能i3航次”科考试验,实况检测了多种无人科考设备的创新性、集成性与智能性。本次“向阳红10”号科考船从珠海起航奔赴南海北部目标海域,参加科考试验的珠海云洲L25C调测无人艇性能表现优异。
查看新华社报道▽
查看《光明日报》报道▽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来论”,外卖骑手当“社会监督员”,是值得借鉴的有益举措。前不久,珠海依托“珠海城市管家”小程序和“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吸纳外卖骑手参与城市治理工作,聘请他们为“社会监督员”。
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 报道,近期,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政府正式印发《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清单》《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珠海市 中山市 江门市 阳江市推进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合作机制进行系统部署。
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近日,珠海正式启动2025年首批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工作。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会同各区、各相关部门梳理筛选出一批符合珠海城市功能定位、投资回报机制明确、有一定投资需求的项目,共计24个,总投资约370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约105亿元。
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客户端、粤TV客户端、《羊城晚报》报道,7月11日,“教泽绵长 桃李芬芳——珠海大先生”历史文化采访活动暨专家座谈会在珠海留学文化馆举办,旨在挖掘珠海教育先行者的精神内核,展现珠海深厚文化底蕴,进一步传播珠海城市形象。
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南方+客户端、羊城派客户端、粤TV客户端报道,近日,“我在珠海挺好”创业者故事朗诵会温情启幕。诗歌、情景剧、脱口秀轮番登场,300余名观众在掌声与泪光中,共同见证了6组创业者如何用汗水浇灌梦想,将个人奋斗融入城市发展脉搏。
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羊城晚报》报道,2025年已过半,作为珠海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报警装置安装”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截至6月30日,全市累计完成报警器安装22.1万户,完成上半年目标的183.3%,用户满意度高达99.99%。
查看《羊城晚报》报道▽
《南方日报》《南方杂志》《羊城晚报》报道,7月9日晚,珠海首部原创民族歌剧《侨批》再度赴穗,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该剧于近日经专家评审,将作为广东省推荐作品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奖。
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策划的《踏浪伶仃 撷珠拾贝——“这是我的岛”》系列报道推出了最新一期报道《东澳岛:从烽火边关到诗意栖居》,东澳岛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百年穿梭,硝烟散尽。如今,这里浪漫涌动。15公里黄金海岸线、82%森林覆盖率、悬崖上的爱情地标,一片片“浪漫秘境”,让东澳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
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盛夏时节,珠海市斗门区3.91万亩早稻开镰收割。目前收割进度已超10%,机械化助力颗粒归仓,预计整个收割工作将持续至7月底。
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近日,共青团珠海市委在东澳岛举办“牵手团缘·青春偕进”集体婚礼暨“相约星期六”第200期活动,11对因该品牌活动结缘的新人,以爱的宣言诠释了珠海“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温情。
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
珠港澳奏响协同发展新强音
从十五运会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的安排部署,到即将落地的“粤车南下”自驾便利,从入境澳门旅客量提前突破两千万人次,到“澳门+横琴+珠海”跨境医疗数据合作、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启幕……粤港澳跨境融合加速升级,琴澳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珠琴澳三地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
《南方日报》、羊城派客户端报道,7月9日,媒体参访团提前探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这座由曾参与《阿凡达》《流浪地球》等巨作制作的国际顶尖特效团队参与设计的沉浸式场馆,通过3D建模历史名医、沉浸式药草宇宙等创新展陈,重构中医药文化的现代表达。据介绍,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计划于7月19日正式开业。
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人民日报》报道,今年,在“一周一行”“一签多行”“澳车北上”等惠澳政策带动下,澳门出入境客流持续高位运行,通关量屡创新高。其中,横琴口岸按年增幅最大,折射出琴澳两地联系的日益紧密。“澳门+横琴”,跑出加速度,正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
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体育频道、中新社、《南方日报》、南方财经、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派客户端报道,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近日举行“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五运会跨境赛事之一——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将实现千万观众同场感受粤港澳风情。以去年11月举行的测试赛为例,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千万名观众,跟着赛事打卡“璀璨明珠”澳门旅游塔,欣赏香港大屿山风光,观赏珠海大剧院(日月贝),领略三地风土人情。
查看《人民日报》报道▽
《南方日报》报道报道,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公布了社会期待已久的“粤车南下”计划:预计在今年11月,符合条件的广东私家车可被允许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前往香港。从“自驾去广东”到“自驾去香港”,时空距离的缩短、生活半径的拓展让两地居民在日常往来中更快融入彼此,为大湾区的“双向奔赴”进一步提速。这种互惠安排的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查看《南方日报》报道▽
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报道,截至7月8日11时,今年入境澳门旅客突破二千万人次,较去年提前26日达成,日均10.6万人次。从通关口岸来看,旅客较多选择关闸口岸、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和横琴口岸入境澳门,分别占41%、24.1%及13.5%。此外,澳门特区治安警察局透露,将在横琴口岸旅检大厅推行“免出示证件”自助信道项目。
查看人民网报道▽
人民网报道,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粤澳跨境数据流动创新峰会举行。峰会见证了粤澳医疗可信数据空间的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珠海云上智城投资运营控股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和澳门科技大学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合作共建,将率先开展“澳门+横琴+珠海”跨境医疗数据合作试点。
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
这些跃动的发展脉搏,
是珠海勇闯新路、
笃定前行的生动注脚,
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同心聚力、
协同共进的鲜活缩影。
未来,
珠海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
道路上勇往直前,
发布于:北京市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靠谱股票配资,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