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雅萍 通讯员 姜朋吉 青岛报道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为内涵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定位,明确了“五个转变、五个更加”的重要原则,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聚焦美丽城市建设,在降碳、减污、扩绿方面下足功夫,做好绿色转型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平度市聚焦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中遗留的拆迁垃圾处置难题,通过创新治理模式、优化处置流程,全面打响存量拆迁垃圾整治清零攻坚战。
平度市市民服务中心鸟瞰图
高位统筹部署,全面摸清“存量”底数
一是健全协同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平度市成立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专项小组,全面统筹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今年5月,启动实施城区存量建筑垃圾“一揽子”清零整治行动。通过构建“市级统筹协调、部门协同联动、属地具体落实”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及属地街道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高效工作格局,为整治存量建筑垃圾奠定了坚实组织保障。
二是开展拉网排查,建立详实台账。为确保整治工作“底数清、情况明”,组织专业人员对东阁、李园、凤台、同和等4个街道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摸排掌握31处存量建筑垃圾点位具体情况。逐处点位详细登记位置坐标、占地面积、垃圾成分、数量等信息,建立精准管控台账,为后续整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三是强化宣传动员,凝聚社会共识。整治行动伊始,排查发现部分整治区域内居民随意堆放杂物、违规占地种植,阻碍现场作业整体推进。为有效化解矛盾、夯实行动基础,部门及镇街通过面对面政策解读、张贴通知等形式,向市民耐心阐释整治行动对于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长远益处,既争取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又营造了“人人知晓、广泛支持”的良好舆论环境,为整治顺利推进筑牢了社会根基。
聚焦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攻坚“去积”
一是前端精细分拣,提升资源利用率。针对拆迁垃圾成分复杂特点,组织专业队伍现场开展精细化分拣,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与建筑垃圾,累计完成清理79.73万平方米拆迁区域,涉及各类垃圾约30万立方,其中人工分拣生活垃圾500余立方。通过提高垃圾分拣精准度,减少后续处置的资源浪费与环境风险,为建筑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在整治现场进行人工分拣
二是中端综合处置,实现资源再利用。项目采用“就地平整+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处置模式,对不同类型建筑垃圾实行差异化处理。符合回填要求的建筑垃圾经破碎、筛分后直接用于场地平整;其余可资源化利用部分转运至专业企业,加工生产再生骨料、再生石砖等建材产品。截至目前,累计实现10万余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环境占用,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
三是末端修复管控,消除污染隐患。完成整治的地块严格落实污染管控措施,全面覆盖绿网抑制扬尘,增设加固围挡隔绝垃圾乱倒。经过三个月集中攻坚,圆满完成31处拆迁旧址、全市新增可再利用土地1000余亩,消除环境风险点57处、安全隐患43处,实现“美化市容、盘活土地、保障安全”的综合效益,促使整治地块面貌焕然一新。
整治现场覆盖绿网抑制扬尘
强化长效监管,巩固整治工作成效
一是落实闭环管理,严防问题反弹。严格遵循“整治一处、验收一处、移交一处”原则,制定标准化验收流程,对整治点位逐一实地核查,确保成效达标。全市31个整治点位全部通过验收后移交属地,由属地街道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拆迁垃圾集中整治点位前后对比图
二是从严源头管控,减少增量产生。对照国家及省市建筑垃圾减量方案,项目立项同步开展减量设计,优化拆除工艺,推行绿色拆解、分类回收。施工前完成减量交底,持续强化在建项目源头监管,精准掌握建筑垃圾排放动态,违规排放即查即改。审批环节一次性核准运输单位、车辆、路线及消纳场所,信息同步接入监管平台,实现源头可溯、全程可控。
三是严格运输管理,打击违规行为。聚焦项目工地出入口、必经通道及消纳场周边,实行“固定卡点+机动巡查”全天候联动执法,严查无证车辆、带泥上路、随意倾倒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连续开展集中整治,累计查获违法外运车辆占比同比下降七成,现场整改率保持100%,有效锁死建筑垃圾违规外运通道,保障清运全程安全合规。
平度市持续开展建筑垃圾专项联合执法行动
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靠谱股票配资,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