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6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北宋随之灭亡。次年(1127年),赵构在南京即位,建立南宋,但初期朝廷并没有固定的落脚点。为了躲避金军追击,南宋政权不断南迁,短暂停留过建康(南京)、绍兴、平江(今苏州),甚至一度在海上避难。直到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后,局势才趋于稳定,南宋最终选择杭州(当时称临安)作为首都。
要理解为何没有选择古都关中(长安)而定都杭州,需要从历史与地理两方面来看看。
首先说关中(长安)昔日的荣耀。自西周起,关中就是中国政治与军事的核心之一:秦以关中为基兴起统一,汉、隋、唐等王朝也都在此确立政权。古人对关中多有赞誉,称其“沃野千里”、山河环抱,是治国安邦的理想之地。历代统治者都把关中视为战略重地:地势四面受山河保护,易守难攻,物产富饶、民力充沛,能为政权提供充足的兵源和粮草。
展开剩余64%但到了赵构考虑复国之时,关中已经不再是昔日那样稳固的后方。长期战乱让关中饱受破坏:多次内乱和外敌入侵使得人口锐减、经济衰落,许多地方难以恢复昔日繁荣;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江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和江浙一带,凭借航运与农业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这使得关中的经济优势大为减弱。再加上当时周边强敌环伺——北有金,西有西夏和吐蕃,关中实际已成“四面受敌”之地,对于仍在寻求立足之地的赵构来说,长安并非安全之选。
相比之下,杭州有几个现实的优点:地处江南水网与长江下游的交界,既便于与江南富庶地区联系,又能通过水路通向海上,退守方便;南京一带虽有“王气”与历史渊源,但地处金势力更易触及的北部边缘;而杭州后方为江南腹地、前面有钱塘江与复杂地形作屏障,既利于防守也便于物资补给。此外,杭州地形曲折、水系发达,便于“以水为屏”,躲避金军的骑兵冲击。正是这些战略考虑,促使赵构最终把都城定在杭州。同时,杭州秀丽的山水与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让赵构和朝廷在偏安之后逐渐放松了复兴中原的急迫感,南宋由此长期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
文末有一点关于古代“东西”“南北”称呼的小说明:古代有时把朝代按都城位置来命名,例如西周被后人称为“西周”是因为都城在西,东周则是因都城向东迁到洛阳;同理东汉、东晋等也因都城相对位置而得名。所以如果赵构早早把都迁到长安、长期立国于关中,历史对南北朝代的称呼和格局说不定会有不同的记载——但这只是地名与方向命名的趣味性推想,不改变事实的历史进程。
发布于:天津市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靠谱股票配资,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