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是法国钟表大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为“Tourbillon”,有“漩涡”之意。以下是关于陀飞轮的详细介绍:
- **基本原理**:普通机械表的擒纵系统会受游丝松紧度、金属疲劳和地心引力等影响,导致走时误差。陀飞轮的创意是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内,让框架围绕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旋转。这样,当手表位置变化时,擒纵机构零件因方位不同产生的误差能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走时精准度。通常,陀飞轮以每分钟转360度为理想旋转速度。- **主要构造**:陀飞轮主要由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调速机构组成。摆轮游丝系统结构通常由摆轮部件、游丝部件、摆夹板组件组成。擒纵调速机构是机械计时仪器的组成部分,由振动系统和擒纵机构组成,机械手表中最为常用的擒纵机构为叉瓦式擒纵机构。
- **发展历史**:1795年,宝玑发明第一代陀飞轮结构。1930年左右,德国制表大师Alferd Helwig制造出第二代陀飞轮怀表,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1993年,中国香港的矫大羽发明第三代“矫氏神奇陀飞轮”,不仅取消飞轮固定支架和旋转框架,还改变摆轮夹板使其不随飞轮转动,减轻飞轮重量,增强计时稳定性。1860年,Constant Girard - Perregaux创制三金桥陀飞轮怀表,1889年,GP芝柏表的三金桥陀飞轮怀表在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并获金牌奖,开启高级时计工艺新纪元。- **分类**:按组合方式,陀飞轮可分为同轴式和偏心式两类。同轴式陀飞轮将摆轮回转中心与飞轮旋转框架旋转中心置于同一轴心线上;偏心式陀飞轮的摆轮旋转中心与飞轮旋转框架旋转中心不在同一轴心线上。按机芯装配直径,陀飞轮手表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三类。
陀飞轮是目前唯一可以不受地心引力、发条松紧度、金属疲劳、齿轮长时间啮合工作等因素影响,年误差低于1秒的机械表结构,也是唯一能达到天文台级的机械表结构,是高级制表业的重要标志。#陀飞轮#
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靠谱股票配资,证配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